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华大海洋王新文:从蓝色“宝库”中寻找新药

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8年,一部《我不是药神》将身患重症的底层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赤裸裸地呈现在大众眼前。4万元一盒的“天价”药吃不起,500元一盒的仿制药不合规,矛盾的现实让

2018年,一部《我不是药神》将身患重症的底层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赤裸裸地呈现在大众眼前。4万元一盒的“天价”药吃不起,500元一盒的仿制药不合规,矛盾的现实让不少人对剧中的经典台词深有感触:“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

然而,在为患者提供有效救治方案的同时,企业的知识产权同样需要保护。根据德勤发布的报告,国际制药巨头们的药物研发投资回报率已从2010年的10.1%下降至2018年的1.9%, 推出一款新药平均需耗时14年,期间临床试验的失败率为95%,在阿兹海默症领域的新药临床试验失败率甚至高达99.6%。

随着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与回报天平的日益失衡,如何在鼓励医药行业持续实现新突破的同时,解决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现实难题?如何帮助企业把控成本、压缩创新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生物探索采访了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海洋”)执行总裁王新文女士。这位在水生生物领域拥有近20年从业经历的市场“新生力”,从海洋药物开发与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角度,描绘了一幅创新药物研发的美好蓝图,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破局开辟了新思路。

华大海洋执行总裁 王新文

向下:蓝色“宝库”孕育着挽救生命的希望

在某种程度上,有限的药源渠道是造成“天价药”的重要原因。由于陆生资源更容易获取,长期以来药物研发的着眼点在陆地。但随着陆生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耐药性等问题的出现,药物开发的难度和投入不断增加。

以阿兹海默症为例,尽管2002年以来全球药企先后投入2000多亿美元用于开发治疗药物,但是几乎全部以失败告终。直到2019年,以海洋褐藻提取物为原料的国产抗阿尔茨海默症药GV-971成功上市,该疾病领域才迎来了新的曙光。

甘露特纳胶囊(商品名“九期一”,代号GV-971)

从物种丰度而言,占地球总面积达70%的海洋孕育了50万余种动物和种植物,动物界28个主要动物门有26个生活在海洋水域。同时在高盐、高压、缺氧以及少光照的环境下,海洋生物进化形成独特的基因,具有比陆生动植物更奇特的结构和更显著的活性。

在海洋生物资源价值日益凸显的环境下,2012年华大海洋应时而生,面向全球不断搜集水生生物的样本、数据资源,并从不同阶段及不同深度的海洋领域挖掘出一系列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随着“海洋强国”战略及“蓝色药库”计划的提出,华大海洋逐渐从水产新品种育种开发转向海洋功能制品及海洋创新药的研发。

据王新文透露:“在进行海洋药物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源于海洋生物的小分子药物已经显示出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潜力,并且具有良好的药效。更可贵的是,这些药物不仅在疗效上可与多数进口药相媲美,而且副作用更小,价格更为低廉。”

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药物,向大海要药已经成为打破人类治疗疑难病症瓶颈、解决药价昂贵问题的突破口。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助推中国海洋药物研发

尽管我国在“十四五”期间将启动海洋生物资源领域重点研发计划——“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海洋药物研发方面起步较晚,研发水平较为落后。在全球17款上市的海洋药物中,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创新药物仅占其中4款。

面对国内外海洋药物研发的巨大落差,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应该如何定位,在中国海洋药物崛起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在这方面,华大海洋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参考。

自成立以来,华大海洋就将“助力海洋经济发展”作为目标,致力于集中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以基因科技来助力海洋经济发展,为塑造全新生物制药生态产业链添砖加瓦。

这是一个宏大的愿景,但得天独厚的优势给了华大海洋实现这一目标的底气和信心。王新文说:“华大海洋起源于华大集团在海洋领域的探索,背靠整个华大集团的科研平台优势以及深圳国家基因库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基因库的综合资源,为海洋药物开发贡献力量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采访现场

正是因为这些“先天”优势,在海洋生物的开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方面,华大海洋突破了传统多肽药物因测序技术的限制仅能关注少数药物分子以及单一尺度的独立研究不利于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化应用转化的困局,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海洋生物研究向前迈进。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网址: http://www.zghyywzzs.cn/zonghexinwen/2020/1015/375.html



上一篇:中国海洋大学或已着手筹建医学院,未来长路漫
下一篇:“中国海洋第一展”将启幕:海博会10月15日起在

中国海洋药物投稿 | 中国海洋药物编辑部| 中国海洋药物版面费 | 中国海洋药物论文发表 | 中国海洋药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